2022年,由于新冠疫情、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,中国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中国(四川)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(以下简称“单一窗口”)作为四川省唯一的进出口贸易业务办理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平台,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稳步扩大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,加快建设贸易强国”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等要求,深入贯彻落实《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迎“难”而上调机制、提能力、优服务,取得了扎实成效。截至目前,“单一窗口”已接入中央标准服务功能18类764项、地方特色功能18类24项。申报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502亿元,同比增长11.76%。累计注册企业11836家,同比增加1.52倍;累计受理业务申报83389479票,同比增长1.9倍,累计处理企业出口退税申报金额53.55亿元。
关键词1:建设
在系统建设方面,“单一窗口”以满足外贸企业需求为工作重心,以用户实际需求和难点为导向,积极走访监管部门、生产企业、贸易企业、服务企业等单位近200次。通过了解实际需求,上线了“企业客户端数据管理系统”“加贸企业工单销核申请系统”“预包装标签管理系统”等3大便利化服务功能,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。
关键词2:创新
在宣传推广方面,“单一窗口”突破原有模式瓶颈,全力创新宣传方式,在全国34个地方“单一窗口”中首次使用微信视频号、H5等方式开展相关工作,作品数与阅读量较去年有较大提升。截至目前,“单一窗口”各平台发布文章638篇,同比增加1.34倍,阅读量超过39739人次,同比增长1.86倍。同时,“单一窗口”在确保企业及时获悉重要咨询基础上,提升平台高度视野,打造集“国贸热点”“国贸政策”“大数据分析”“实操演练”于一身的“知学一体”窗口,获得了相关企业认可,提高了“单一窗口”行业知名度。
关键词3:培训
在培训服务方面,实现“宏观政策与贸易环境解读”“现场实操演练”两措并举。一方面,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,联手商务部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上线“名师讲堂”免费培训课程;另一方面,创新开展定制化培训,根据成都、德阳、眉山、凉山等市(州)监管单位和企业实际需求,开展定制化实操培训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截至目前,“单一窗口”培训人数达18482人,较去年增长2.52倍,有效助力企业了解政策利好、应对市场变化。
关键词4:保障
在运维保障方面,进一步提升“单一窗口”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。以“服务随时化、服务随身化”为宗旨,构建“7×24小时”服务体系,新增微信服务群、“一对一”微信服务号等高效通道,与95198热线、平台客服、QQ服务号形成全天候、全方位立体服务体系,确保日常有问必应和疫情期间服务不断档。截至目前,“单一窗口”已累计为企业提供12786次咨询答疑,问题解决率99.5%,多次获得相关企业书面答谢信。另外“单一窗口”还将网络安全放在首位,从人防、物防、技防多方面入手,保障信息数据安全,确保平台安全平稳运行,全年共拦截各类网络攻击5000余次,实现运行零事故,并顺利通过年度信息系统安全等保三级测评。
未来,“单一窗口”将优化工作方式,推动服务向更深更广维度发展,持续为四川国际贸易发展搭建高质量服务链条。一是由“做大”转“做细”,以解决企业实际难点为目标,推动平台服务便利化建设,促进运营方数字化转型,提高各外贸企业信息联通和业务协同水平,进一步实现四川国际贸易便利化;二是由“数量”转“声量”,加强宣传推广力度,多渠道打造四川国际贸易权威IP,建立“多渠宣传媒介+交流活动+实地推广”三位一体宣传矩阵;三是从“当下”到“长远”,深化开放式培训体系,为四川国际贸易发展做好专业人才储备,助力四川国际贸易长远发展;四是从“单一”到“整合”,推进服务向贸易各环节拓展,搭建跨市(州)、跨区域的贸易资源交互桥梁,促进互联互通、合作交流,服务四川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